中華信評今天表示,產險業今年因為防疫保單理賠金額大增,預期不只核保利潤會虧損,預估產險業今年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將會是負值,是近20年罕見出現年度獲利虧損。

標準普爾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台灣子公司中華信評今天線上舉行「2022年台灣年中信用展望」記者會,媒體關注防疫保單對產險業影響。

中華信評金融服務評等部副首席分析師藍于涵表示,金融業中,產險業是比較明顯負向的次產業,主要受到防疫保單虧損拖累,預期今年核保利潤會呈現虧損,「綜合率」預料將超過100%。綜合率越小代表有更高的核保利潤,也常被用來評估產險業長期核保利潤經營績效。

儘管其他車險等業務都維持穩定的核保績效,但藍于涵預估今年產險業股東權益報酬率為負值,恐出現年度獲利虧損,對部分產險業資本水準造成明顯傷害。

中華信評目前把和泰產險、兆豐產險與新安東京海上產物保險共3家產險公司,把其評等置入「信用觀察負向」狀態。

藍于涵表示,一些產險公司規劃調整風險性資產,預估會隨著後續賠付金額、資本規劃做動態調整。目前部分業者還沒有具體增資規劃,可能還要觀察其自身規劃,至少資本水準要符合法定規範。不過,產險業在現金以及現金等同部位蠻多的,流動性應不會有太大問題。

展望金融業下半年,藍于涵指出,升息有助於改善銀行淨利差,不過今年資本市場較為震盪,投資收益應不如往年,政府紓困到期後,預期可能有一些壞帳,銀行業今年獲利可能跟去年相當;證券業經紀收入應該還可以,但很難像去年出現超高報酬率;壽險業今年保費收入應該持續負成長,今年資本利得也會減少很多,平均資產報酬率應該會回復到常態性水準約0.5%。

中華信評金融服務評等部資深副總經理張書評指出,升息對金融業多是正向因素,不過有兩個狀況,一是升息速度特快,壽險公司帳上投資會有未實現損失,但在模型上對資本影響相對中性,升息對於壽險新錢報酬率還是正面的。

張書評指出,二是市場震盪,升息對股票、外匯、台美利差擴大等影響,對壽險業短期獲利穩定度有挑戰,不過截至目前,大部分升息影響比較偏向短期陣痛期。

防疫保單攪亂一向穩定的產險市場,因提列防疫險理賠及理賠準備,根據金管會統計,整體產險業5月稅前大虧新台幣162億元,吃掉今年以來全部獲利,累計前5月由盈轉虧為96億元。今年以來截至7月11日為止,12家產險防疫保單已理賠205.65億元。

 

https://udn.com/news/story/7239/6461362?from=udn-ch1_breaknews-1-99-news

 

金融業真心為客戶著想的名單揭曉。金管會14日公布2021年公平待客成績前25%強,在35家銀行、29家專營證券經紀商、14家期貨商、22家壽險公司及19家產險公司中,公布表現最佳的九家銀行、八家證券商、四家期貨、六家壽險及五家產險。

銀行業有九家,即三信銀行、上海銀行、玉山銀行、合庫銀行、星展(台灣)銀行、第一銀行、匯豐(台灣)銀行、遠東銀行及土地銀行

八家專營證券經紀商,即日進證、中農證、永全證、北城證、台灣匯立證、法銀巴黎證、盈溢證及遠智證。四家期貨,即元大期貨、元富期貨、兆豐期貨及國泰期貨。

六家壽險為中國人壽、全球人壽、南山人壽、保誠人壽、國泰人壽、新光人壽。五家產險即明台產物、南山產物、華南產物、美國國際產物及臺灣產物。

金管會表示,連續四年都入榜的公司有上海銀、土銀、中壽及國壽,證券商及期貨商是隔年才評鑑,這次是連二次都入圍的有北城證及永全證,國泰期與兆豐期貨。

2021年表揚2020年表現時只公布前20%業者,今年則擴大表揚至前25%業者,同時金管會亦公布2021年最佳進步獎,得獎者為玉山銀行、中農證、群益期貨、南山人壽及明台產物等五家,鼓勵這些公司重視評核結果且受評整體進步情形較上次為最佳。

金管會進一步說明,公平待客原則中,較有改善空間的是「注意與忠實義務」或「酬金與業績衡平」原則。

針對仍有銀行理財專員挪用客戶款項、證券商代客戶保管存摺或決定買賣交易價格、期貨商疏於公平待客的內稽內控作業、壽險公司支付不合宜的保戶轉換投資標的佣金、產險公司未確實建立報酬給付控管機制等缺失,金管會除建議業者法遵及內稽單位加強檢測,也強調將加強日常監理,促請業者強化董事會實質參與公平待客運作機制的深度與廣度。

 工商時報,彭禎伶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20715000202-260205?chdtv

 

產險業者統計,今年上半年火險簽單保費已來到163.8億元,較去年同期130億元,整整多了30億元,成長率達26%,其中國泰產險、新光產險以及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等火險簽單保費較去年同期成長率都高於30%。產險業者表示,商火險保費成長主要因反應國內上半年多起大型火災損失加上國際再保市場費率提高所致。

近二年商業火險市場雖偶會傳出有殺價競爭的情況,但商業火險的費率降幅卻不多,根據產險公會資料顯示,去年度火險保費收入(含天災險)230.5億元,而且是巨大保額業務在沒有大規模新的投資案下,但依然較2020年度增加5.78%。其保費成長原因,有部份即反映過去損率上升,國際再保險成本提高。

產險業者說,今年商業火險保費成長率預期會較去年有更大幅成長,其主要原因有二:一、國內3月出現較大的理賠金額;二、國際再保市場胃納量縮小。國際再保市場之前因受澳洲、美國野火、日本颱風及北美洲颶風等多重損失,加上近兩年國際間疫情持續延燒影響,造成國際再保市場合約容量緊縮。

據了解,國內大型企業體的商業火險,尤其是「巨額」的保單,有三分之二保單都在6月30日到期,今年國內在3月出現十餘件工廠大火後,其損失高達百億元,其中有大半都是轉再保公司,由於國際再保市場營運比較艱困、使承接量較少及之前損率不佳,使得再保費率大增。

富邦產險表示,國際再保費率已連續四年上漲,今年上半年仍延續此趨勢,但漲幅相較前一至兩年已較為和緩,仍漲約10%~20%,但少數損失率不佳者有調漲數倍再保費的案件。

 

工商時報,黃惠聆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20715000207-260205?chdtv

 

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