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會昨(19)日三讀《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將「微型電動二輪車」納管,未來須懸掛牌照,比照汽、機車投保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每年保費估400元,補足此類運具發生事故的保障缺口。

根據估計,全台有逾65萬輛「電動自行車」,因該類運具使用有增加趨勢,導致的傷亡人數也隨之逐年增加,然根據現行規定,為避免事故車輛因未投保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受害人需轉向特別補償基金請求補償,致該基金產生虧損。

為此,立法院昨日召開院會,三讀修正道交條例,將「電動自行車」修正為「微型電動二輪車」,將此類運具強制納管、納保,並將「個人行動運具」納入慢車定義,可於道路上行駛。

三讀條文規定,未來「微型電動二輪車」須比照汽機車模式管理,不但要依規定懸掛牌照,且車主須投保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6710/6251589?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俗話說:「360行,行行出狀元!」說得不錯,不論從事何種行業,只要努力不懈、不怠惰,都能夠有所成就。只是,工作百百種,有的容易賺大錢、有的忙碌辛苦僅夠餬口……,不論是何種工作,都有其不為人知的職業傷害或是風險性;以近來國內社會新聞為例,最讓小編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先前因為不滿被規勸未戴口罩引發紛爭,最後竟然持刀刺死超商店員的駭人事件……,誰能料想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超商店員,會因為客人的一時「不爽」而丟了性命。

不過,這也正體現出360行不同行業需承受大小風險,不一而足;適逢一年一度51勞動節前夕,小花平台溫馨提醒,不論你從事行業的風險係數高低,身在職場,每個人都可以被稱為是「做工的人」,無關乎藍領或是白領,重要的是,及早做好個人保障規劃,為不可見的人生風險預先做好準備,一旦風險來臨,才不致手足無措!

你的工作危險?網友票選最危險職業前10名有……

前述的超商店員,正好名列網友票選最危險職業的前10名,你也好奇自己的職業究竟危不危險?以下整理一份網路調查,網友票選的最危險職業前10名:

第10名、司機駕駛

獲選原因:好不容易載到客人,不免擔心是不是醉漢會吐在車上?會不會一言不合就成為命案現場?另外還要時時留意機車鑽縫、汽車衝撞等危險狀況,「可不是開開車就好了!」

第9名、藝人明星

獲選原因:當藝人明星卸下光環後,從A咖淪落B咖、C咖,宛如從天堂墜落地獄的心情,恐怕一點也不好過……;如果再有酸民躲在電腦背後敲敲鍵盤、隨便打出來的一字一句,可能輕易就將人推入深淵,憂鬱症、恐慌症誰能擋得住?

第8名、運動員

獲選原因:舉凡在棒球場上被K到頭、籃球場上的運球碰撞、體操單槓的突然失手……,都可能斷送自己的運動生涯,更何況是運動長久性身體傷害也少不了,甚至影響一輩子生活都有可能。

第7名、政治人物

獲選原因:歷史上有許多政治人物都死於非命,因為政治立場的不對盤,很容易引起仇恨甚至大大小小的攻擊,不是槍殺就是意外身亡,諸如陳水扁、連勝文槍擊案件,至今依然歷歷在目。

第6名、超商店員

獲選原因:就如同前述的超商店員被刺死新聞事件,過程相當駭人;除此之外,還要會泡咖啡、整理環境、理貨上架……,就連沒戴口罩也要負責規勸,有網友形容這份工作「簡直需要三頭六臂才能擔任!」

第5名、機組人員

獲選原因:外表看似光鮮亮麗的機長、空姐及空少,經常飛往世界各地讓人羨慕不已,其實也潛藏著不少職業風險,諸如:身體過勞、意外墜機、國際劫機事件及增加染疫機率……等,不可不謂是拿性命在拚搏啊!

第4名、記者

獲選原因:記者經常要面對重大新聞現場,不論是罪犯、震災或是意外現場都已見怪不怪,更不用說近幾年從阿富汗戰爭到俄烏戰爭,每每聽到有記者在採訪過程中被無情砲火擊中不幸身亡的新聞,其危險性難以想像啊!

第3名、消防員

獲選原因:每當一有火災發生,消防員隨即衝進火場救人,能救一命是一命,但是沒有人會知道濃煙前方是什麼情況、下一秒會不會閃燃或是爆炸……,無怪乎網友形容當消防員可謂是一份高危險、高殉職率的工作。

第2名、警察

獲選原因:警察要面對的危機就是「子彈不長眼!」面對惡狠的兇嫌攻擊,警察在巡邏、執勤時遇上的「不確定性」難以預估,可能雙方對峙下的一個閃神或是不小心,當場就中彈送醫。

第1名、醫護人員

獲選原因:醫護人員的工作場合本來就已處處存在著危險,尤其在今天疫情時代,長時間暴露在集合各種病菌、疾病因子的高危環境中,無形中也增加了感染風險,再加上無法準時吃飯休息的過勞職災……,種種的危險因素構成了它危險職業榜首地位。

「做工的人」善用2保單強化健康風險防護網

在51勞動節前夕,小花平台保險顧問建議「做工的人」,除了定期檢視並了解自身保障需求、以確保錢都花在刀口上外,在保險保障規劃上,最好同時納入當時整個大環境因素考量,把握好「聰明保值、資產保值又抗通膨」原則,善用2大保單建構完善風險防護網:

第1張保單、以意外險搭配傷害醫療保險給付附加條款作為個人第1層保障,不論是身故、住院治療或是完全失能等醫療費用支出,可以填補經濟上的損失,不致自己連同家人都陷入經濟困境。

第2張保單、善用利變型壽險或是投資型保單來準備退休金,可以同時兼顧「投資」和「保障」雙向規劃需求;以利變型壽險來說,具有對抗通貨膨脹及隨著時間推移增值的效果,可以依照各人不同人生階段選擇適合自己財務規劃的保額,進而量身打造出最適切周全的風險保障。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2377/6251178?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本土疫情延燒,指揮中心啟動輕症居家照護,防疫保單理賠隨之放寬。金管會昨(19)日拍板防疫保單理賠三原則,一為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居家照護,比照一般住院理賠,以隔離期間認定「實際住院天數」。

再者因屬於無症狀或輕症,不給付加護病房或負壓隔離病房住院日額保險金;三為確診定額補償金,保險公司得依契約條款約定進行理賠。

配合指揮中心於8日公布「COVID-19確診個案居家照護管理指引」,對於未滿65歲且無懷孕或洗腎的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且居家環境符合一定條件,可採居家照護方式管理,引起民眾關注自身的保障權益,因此金管會協調產、壽險公會訂定防疫保單理賠因應措施。

第一,就現行已售防疫保險商品承保範圍包含住院日額保險金部分,對於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在居家照護期間,可比照一般住院情形予以理賠。

第二,依輕重症分流標準,屬於輕症或無症狀者,經地方政府安排為居家照護時,由於無須入住醫院的加護病房或負壓隔離病房進行診療,因此不給付加護病房或負壓隔離病房住院日額保險金。

第三,針對確診定額金補償,由於無症狀或輕症仍是確診,保險公司仍會依契約條款約定進行理賠。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3/6251890?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