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償能力保衛戰 診斷保險公司體質的2大指標

【撰文:彭金隆】

最近國內外股市與債市跌跌不休,台股一年來最高點到最低點跌逾幅25%。此外因俄烏戰爭,壽險投資俄債損失,加上不斷升息,債券未實現損失大增,壽險公司淨值大幅下降。至5月底止,壽險業淨值只剩1兆6,472億元,較去年底淨值少了快40%,市場開始傳出多家公司清償能力保衛戰的消息,讓人不免緊張起來!

目前保險公司採用的資本監理指標有2個,1個是已經用了20年的「風險基礎資本額制度」(RBC制度),就是壽險公司的資本適足水準由風險高低來決定,如投資愈多高風險資產,或銷售更多高風險保單的公司,RBC的資本要求就比較高。另一個監理指標則是「資產負債結構比」,單純以壽險公司的淨值占總資產的比率(以下簡稱淨值比)來做判斷,沒有特別考慮風險因素。

如果將2者比較,RBC明顯比較合理也符合理論,但是缺點是計算複雜及加入長期監理的思維,對短期突發經濟情勢變化的敏感度較低;而且淨值比指標,就相對敏感,只要股匯市快速漲跌,淨值比就會隨損益變化而波動,是優點也是缺點。

若以評估「保險公司清償能力」的角度來看,淨值比是較不合適的監理指標,因為它太敏感也太短期思維,清償能力是長期的觀點,過度聚焦股匯市一時漲跌,反而會引發追高殺低或消費者過度恐慌。例如前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發時,股市上下震盪,壽險公司淨值比也從低點翻轉為新高。老實說短短幾個月,公司體質不會有太大改變,但淨值比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有天地之差。淨值比較適合作預警指標,而不適合作為長期的資本監理指標。

壽險公司的負債大部分是長期的,因此投資大部分也著眼於長期,保險公司按會計制度要求必須以短期觀點評價,這些短期數字是無法表現長期整體的財務健全狀況。RBC與淨值比就像是量體溫,短期體溫升高並不表示真的有什麼重病,如果是長期的異常,較能表示有問題。經濟情勢本來就詭譎多變,不必要因為短期波動而自我恐慌!

(本《Smart智富》專欄作者現為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國立政治大學銀行保險研究發展中心主任)

 

https://udn.com/news/story/6854/6558303

 

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