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者的金融危機/一份好的安養信託,能守護老人資產嗎?

「在電話中,我發現這個老人家說話反反覆覆,前後內容兜不攏,一開始還會說,『喂,你是遠東銀行嗎』?但後來一直把我誤認為某家公股銀行 ,」遠東商銀信託部協理田念昕說,前不久她去巡分行,恰好在某分行接到一位86歲老人家打來的電話,表示要做安養信託,為了慎重起見,她約了老人家到分行面談。

田念昕家中也有失智親人,是她的父親。她說,失智的人一開始情況時好時壞,可能有30%-40%的時間是正常的,其餘時間不太清楚自己在做什麼。起初田家人並未察覺異狀,只是感覺田爸出門後,總是很晚才回家,直到有一次被車撞了,才在診治過程中被醫師告知,爸爸失智了。

她說,高齡加上失智,很容易就成為歹徒鎖定下手的對象,田爸過去也曾因為外出收房租,被人盯上,結果包包和裡面的現金都一起不見了 。也因此,每逢她在銀行碰上一些比較特別的客人,她總是會儘可能地做KYC(了解你的客戶),同時也建議對方由信得過的家人或朋友陪同前來。

她回憶,與這位老人家約訪的當日,她還找了另一位同仁一起 ,邊訪談邊做筆記,把老人敘述的狀況一一寫下來。這位老人家,也很謹慎,原本約好下午兩點見面,但是老先生上午就跑來銀行「觀察地形」,後來經過訪談,才聽老先生提到,曾被某銀行理專「騙」去買投資型保單,300萬元進去最後解約只拿回130萬元,被騙怕了。

田念昕在訪談中了解到,老先生有五戶房產,其中三間給三個兒子,自己保留的兩戶中,有一戶委託物業管理公司出租,他想把這間收租房留給才11歲的小孫女,可是不想讓媳婦知道;但房產過戶給未成年小孩,必須媽媽簽名,老人正愁不知道該怎麼是好。

深度內容中心/製作
深度內容中心/製作
遠東商銀信託部協理田念昕說,安養信託有「自益」和「他益」兩種,前者是將自己的資產...
遠東商銀信託部協理田念昕說,安養信託有「自益」和「他益」兩種,前者是將自己的資產委託銀行代管,約定的條件下支付給自己或養護機構,取代養兒防老,後者則是銀行按照契約,在約定條件下,將信託資產交給配偶、子孫等受益人。 遠東銀行/提供

安養信託不是有錢人的專利

老先生就怕再拖下去,自己腦筋會更不清楚了,所以才來銀行詢問。田念昕說,以他的情況,不但透過安養信託就可以處理,也可以大大方方的讓媳婦知道,因為房子已經信託給銀行了,未到小孫女成年之前,誰也動不了這間房子。

安養信託有「自益」和「他益」兩種,前者是將自己的資產委託銀行代管,約定的條件下支付給自己或養護機構,取代養兒防老,後者則是銀行按照契約,在約定條件下,將信託資產交給配偶、子孫等受益人。

田念昕說,「安養信託可為老本上一道鎖,預防爭產、棄養的悲劇,準備要信託的資產,不用到幾百萬,30萬元就可以做,只是很多人不知道。」

她觀察,去年以前,遠銀一年大概做20-30件安養信託,但去年一年就暴增到400多件,推估原因是金管會推動信託2.0,透過評鑑獎勵機制,鼓勵金融業推廣信託,讓銀行可以把信託業務綁在理專的KPI上,遠銀去年9月開始把信託放進理專的KPI裡,成效立刻顯現

她認為,如果將來能有個類似基富通好好退休平台的機制,讓各家銀行根據專長在平台上提供信託商品,再從區公所或里長幫忙推廣,讓更多人認識安養信託,急速老化下的台灣社會,也許能更從容的面對失智帶來的挑戰。

國泰世華信託部協理林純良建議,辦理安養信託前,委託人要想清楚自己的信託目的,對於...
國泰世華信託部協理林純良建議,辦理安養信託前,委託人要想清楚自己的信託目的,對於未來需求,能夠設想的愈具體愈好。 國泰世華/提供

安養信託成功的條件

至於一份成功的安養信託,需要具備哪些要件,運作起來會比較順暢呢?

國泰世華信託部協理林純良認為,第一是受託人的專業和經驗非常重要,因為一旦交付信託後,受託人有善良管理的義務,必須充分且確實執行,才有辦法讓信託原始規劃的目的達成。

第二、委託人要想清楚自己的信託目的,因為信託開始執行之後,雖然仍可修約,但是工程浩大,而且還有額外成本;如果一開始跟受託人規劃討論時,就對於未來需求,信託事務的執行,想要達到的目的,都做充分討論,未來信託開始執行 ,遇到什麼狀況希望怎麼解決,用什麼機制變化,流程完整思索,再將之文字化形成信託契約,讓受託人依照信託契約妥善執行下去,會是最好的。

至於信託契約要寫得多詳細?林純良說,寫得越具體,受託人越容易執行,例如將來想住哪家安養中心都已經想好,甚至簽約了,就可以把安養中心寫進信託契約裡,這就非常具體。

但是在簽立信託契約當下,也許還沒有想好將來要住哪一家安養機構,這時候可以先寫個方向;如果寫得不夠具體,就必須有其他機制去輔助,讓未來信託啟動時,能具體執行。

「方向」該怎麼寫?林純良建議,可以在信託契約上寫明,未來在什麼樣的狀況下,要住進安養中心;至於安養中心的擇定,可以在契約裡面設定機制,由信託監察人幫他找,或者委由受託機構協助安排等。

過去信託總給人「有錢人才需要」的印象,國人關注度不高;林純良指出,那是家族信託或者複雜的傳承信託;如果做安養信託,金額不見得要很大,也可以先從小金額開始,有錢就慢慢放進來,在裡面累積資金,將來拿來養老。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2181/6420678?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